我們都知道,在世界歷史上,中國並沒有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。當時的中國處於北洋政府剛剛成立時期,袁世凱妄想當皇帝,所以他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態度是保持中立的,但是整個社會都陷入了不安的動蕩中。
在這一時期有一位叫梁士詒的人,他十分主張中國參與到一戰中。因為梁士詒認為,德國在一戰中一定會失敗的,而中國表明自己支持英美的立場,會在戰爭結束後獲得大筆的利益,從這我們能夠看出梁士詒的目光很有遠見。
但是,即使中國想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,但是北洋政府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到戰爭中了。經歷了鴉片戰爭,中國的財力已經被耗空了。這時候的梁士詒想到了一個辦法,我們不派軍隊,而是派勞動力到英法兩國。
但是英法兩國早就看透了北洋政府的心思,他們拒絕中國參與到一戰中,並且拒絕中國向它們兩國輸送勞動力。在經歷了慘絕人寰的戰爭之後,英法兩國死傷慘重,青壯年紛紛前往前線參與戰爭,後方勞動力空缺巨大,這個時候,英法兩國又想到了中國。
中國人口數量龐大,勞動力資源豐富。這時候的英法兩國在中國的沿海地區貼出招工昭示,豐厚的報酬,吸引著許多的年輕人。14萬身強力壯的中國人就這樣前往了法國、英國。戰爭期間,誰能獨善其身?
出國勞務的這一過程中,許多人死的死,傷的傷,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但是,作為中國人,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,成為了西方人學習的楷模。許多西方人都十分佩服中國人的這一品質。起初的中國人只能做最底層的工作,但是他們聰明,又不怕吃苦,很快便學會了手藝,成為工廠中的重要人員。
雖然最初英國人和法國人對於中國人持有鄙視的心態,出國務工的中國人甚至沒有自己的名字,僅僅只有一個編號。但是日子一長,這種輕視便煙消雲散了。尤其是法國人,他們紛紛稱贊中國人是最勤勞的人。
中國男性吃苦耐勞的這一優良品質,吸引了許多年輕漂亮的法國姑娘。這群法國姑娘在與中國男人長期合作工作的過程中,深深地被他們所吸引著。不同於法國男人的懶惰,中國男性習慣把國外掙的錢都寄到家裏,這一品質讓法國姑娘認為他們十分顧家。
於是,很多法國姑娘都爭先恐後的和中國男性交往,而一戰時期的中國男性,差不多4萬人都為了自己的法國妻子留在了法國,他們也成為了第一批移民去往法國的人。
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,自古以來,中國人都憑借著,吃苦耐勞,勤勞勇敢的美德,屹立於世界舞台上。在戰火紛飛的那段時間,中國人用自己的品德捍衛了祖國的尊嚴。而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,更應該時時刻刻為了祖國發展而努力。
Jessica
共 0 則評論,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