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“美女,羽毛球了解一下。”
“不用了,謝謝。”
“我們的羽毛教練都是很專業的,包你滿意!”
“不用了,謝謝。”
“我們這邊的羽毛球教練都是省隊出來的,水平很高,拿了的獎都好幾個呢。。”
“不用了,我現在沒有運動計劃。”
“我們練羽毛球這方面真的很好,了解一下嘛!”
“真的不用,再見!”
這樣的對話,或許你也遇到過。
小哥或許心裏會發愁——我們的條件明明是市裏面數一數二的,但你為什麼還不來?
原因很簡單:你的教練固然厲害,但問題是——它和我什麼關系呢?
關於脫單,常常會遇到人感歎——我明明各方面條件都很好,可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另一邊呢?
這個問題的答案,其實和推銷遊泳健身一樣的——盡管你很優秀,但這和別人有什麼關系呢?
編輯
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
02
問題一來了,優秀的人為何單身?
相信有不少的身邊一定有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人吧,性格啊、長相、人品都是無可挑剔的人。
但是偏偏那個人卻是單身啊。
朋友聚會,都會忍不住調侃一番。
“你看你,條件怎麼好,找個對象不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嗎?”
“喜歡你的人都幾條街了吧。”
“你談了多少個了?方便說下?”
這樣的現象,就像學渣圍觀學霸考試前會緊張一樣,一邊在調侃,另一邊心底裏默默地羨慕嫉妒恨。
其實,那些你看起來優秀的人,在心底裏對感情的態度,並不是大家所想象中的那般從容。
影響脫單的因素有二個,分為“顯性因素”和“隱形因素”。
所謂的顯性因素,也就是表層的因素,容易被人們注意到的因素。
例如一個人的身高、體型、顏值、工作收入、禮貌修養、文化程度、是否有車有房等。
這種表層都是眼前可以看到的。
而隱形因素就是“有沒有感覺,”
這就是為什麼,有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的異性出現在你面前,你會沒感覺。
“有沒有感覺”,這東西看起來非常的抽象,但在這裏,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,就是這個玄之又玄的“感覺”到底是個什麼東東。
編輯
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
03
關聯感——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。
影響我們脫單的一個隱形因素,就是與他人建立“關聯感”的能力。
人們常說的“沒有感覺”,其實就兩種情況:
(1)這個人挺好的,但是有些地方不太滿意,這個不滿意的地方,不知道怎麼去表達。
(2)對這個人還挺滿意的,覺得和這個人之間沒什麼關系。
那個人各方面不錯,卻遲遲難以脫單,那就去觀察下,那個人與別人建立關聯感的能力如何?要是不太好,那肯定畢竟難脫單。
當
好的關聯感=我願意依賴對方,也願意被對方依賴
優秀的人優秀,很大一部分是更加獨立。在很多方面都不太容易表現得別人。
如果你不需要別人,別人就會感覺和你沒什麼聯系。
編輯
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
04
面對不完美吧。
“不完美”才能去依賴別人。
雖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無暇的人,但是,“不願意面對自己不完美”的人,還是有很多的。
優秀的人努力讓自己在對方面前顯得“完美”,可是這樣的完美主義並不討好人的。
某些優秀的人,努力讓自己在對方面前顯得完美,這樣的完美主義是非常不討好的。
對方一旦提高了預期,稍稍沒有做好,對你的印象就大打折扣。
這時,焦慮就會出現,要變得更加完美來討好自己。
然而,結果是一方面自己在逞強,另一方面,哪怕你做到了相對的完美,對方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段關系中不被需要,慢慢喪失了成就感,也失去了參與感。
那麼你就會失去了參與感,這個“家“對你而言就會變得可有可無了——因為你發現,大家並不需要你,有你沒你都一樣。
04
優秀的你,願意依賴別人嗎?
從小,我們就被灌輸:你只要足夠的優秀,就不怕找不到對象。
當我們變得得很優秀了,感情往往並不如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順利。
努力變得更加有優秀了,實質是努力提高別人對你的滿意度。
滿意度高了,可以讓關系之類變得更高。
優秀的人通過努力,變得越來越懂照顧自己了。發燒了就懂得自己看病,工作也是自己搞定,不會情緒話,懂得自力更生。
他們就會發現——我為什麼要談戀愛呢?
很多人,之所以變得優秀,是因為成長過程中,從小受到的教育是——凡事你要學會靠自己,有些父母甚至會說:
“依賴別人其實是給人添麻煩,別人會因此討厭你”。
一旦接受了這種觀念,孩子會活得越來越獨立,但凡不好的事情都自己扛,不願拜托別人,接受別人幫助時,會不好意思,甚至會有羞恥感、負罪感。
相比之下,我們常常聽到的是女人要懂得“撒嬌”和“示弱”,如果你生硬地去這麼做,那就是沒有靈魂的套路,用的了一時,用不了一世。
“撒嬌”、“示弱”的本質,是願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真誠地與對方分享,並且向對方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息——我需要你,你對我來說很重要。
無論男女,內心都會有弱小的部分。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正面去面對自己的弱小,學會在愛人面前表達自己的弱小,表達自己需要幫助、需要陪伴,是愛情中必不可少的一環。
編輯
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
05
你可以做些什麼?
我建議你試著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,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雞湯,但它真的很重要,並且,確實也不容易做到,但你必須學著去做。
欣賞自己的不完美,不是盲目的接納,而是仔細去看到“不完美”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。
例如,我自己是一個內向又愛想很多的人,但這樣的性格會讓我很容易感受到別人的心情,正因為這樣,我才成為一名不錯的咨詢師。同時,也是因為這樣的個性,我才有機會遇到身邊很多很體貼很友善的朋友。
在生活中,相信你一定有體會過,有一些人的出現,僅是和你擦肩而過,而有一些人,會成為你的摯友或者愛人。
為什麼你能夠遇到那些美好的人呢?
因為你是不完美的,你需要他們,他們也是不完美的,他們也需要你,因此你們才會相遇,並且走下去。
編輯
搜圖
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
劉秀英
共 0 則評論,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