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琳,我聽你爸爸說,你找了個外地的男朋友,聽二姨的話,快點分手”二姨拉著若寶的手,語重心長地說。
“女孩不能遠嫁,之前有過例子的,知琳過去是要受苦的。”四姨也湊過來說。
“我們家知琳這麼優秀,不愁找不到好對象的,沒必要跑那麼遠去。”舅媽適時插話。
這天是外婆的生日。壽宴結束後,大家聚在客廳喝茶,話題很快就聚焦在若寶身上。
自從全家人知道知琳找個外地男友後,每逢家族聚會,必然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幕:全家上下齊心協力,輪番上陣說服若寶放棄這段異地戀。
早已習慣了這種場面,只是聽多了,不免感到心酸。他們不相信愛情的魔力嗎?她就想和喜歡的人在一起,即便他是外地人也沒關系,為什麼家人就是不能理解呢?
唉,想得到一份真心的愛情好難哦。
Chapter 1.
知琳喜歡的人叫大松。他們二個本來是毫無交集的,沒想到他們的相遇有點命中注定的感覺。
知琳是廣東人,大學讀的是師範專業,一回家就打算做老師。畢業後就回家鄉考教師編制,順利地通過了考試,當上了某初中公辦學校的老師。
大松是浙江人,因父親去世得早,高中畢業後就出來工作,積累了資源後,自開了一家網店,當起了淘寶小掌櫃。
一開始的交流都是在網上。正式見面的那天,知琳從高鐵下來,就看到大松站在廣告牌那裏朝她揮手。
待走近一看,兩人竟越看越眼熟。突然,大松一拍腦門:“我記起來了,上次我去汕頭大學找朋友玩,在運動場遇到一群女孩,然後一起打排球,你也在,沒記得的話那個藍色運動服的是你?”
“是,真巧啊。”知琳才想起來了。說完,兩個人相視,一起笑起來了。
命運有一根看不見的線,可以把毫不相乾的人連接在一起,也可以讓有緣的人不遠千裏來相會。愛情的種子,就在那一刻開始萌芽。
Chapter 2.
那天是大松恰好來汕頭辦事,知琳從郊區坐車來見他。
雖然兩人只是吃個飯、逛個街、散個步,但感覺卻像情侶手牽手一起去遊樂場玩了很多項目,才依依不舍地說再見。
大松上飛機後,給若寶發來消息:“今天見到你,好開心啊。”若寶回他:“我也是。”很簡單的一句話,卻讓兩人都莫名地開心了很久。
回去後不久,大松就郵寄一封情書向若寶表白,知琳回信,答應做他的女朋友。
談戀愛很簡單的,緣分到了,什麼都水到渠成。
也許從一開始,他們就對彼此有信心,知道這份愛不會被距離打敗。如果說,開始一段異地戀很需要勇氣,那堅持一段異地戀則需要足夠的忍耐力。
很多時候,看著視頻卻觸碰不到對方,生病了得自己照顧自己,天冷了少了一個擁抱,難過了身旁也無人安慰……所有的這些,通通都需要忍耐。
只要遇上對的人,在哪裏,都能夠嘗到愛情的甜。
大松無論在哪方面,都很照顧知琳的感受。
Chapter 3.
確認關系後,大松在朋友圈大方地公開自己的戀情,坦蕩地向大家介紹知琳。
知道若寶上班忙,大松就盡量把自己的工作也安排在知琳上班的時間段,這樣兩個人有相似的生活步調,也就有更多的聊天時間。
每晚十點是他們固定的視頻時間,和對方分享生活點滴。大松會主動跟知琳匯報自己的生活,好的壞的,都不會隱瞞。知琳也會跟大松說很多事情,從日常瑣碎到人生理想,幾乎無話不談,經常聊到很晚很晚。
一年裏那些重要的日子:彼此的生日,交往紀念日,情人節,還有初次見面的日子……知琳都會在日歷裏畫愛心做標記。因為每一個重要的日子,大松的心意都不會缺席,禮物總會及時送到,這些都是愛。
定期見面是兩人之間的默契。飛機、高鐵、大巴,路途奔波勞累,為了愛情,一切都值得。
大多時候,是大松來廣東找知琳,因為他心疼知琳,舍不得她奔波。每每想到大松給自己的愛,知琳就對兩人的未來充滿信心,只是她沒想到,最大的阻力竟是來自家人。
hapter 4
原來,大松准備的不止是禮物。和知琳在一起後,大松考慮過二個人的未來,工作啊、結婚啊、買房買車。
考慮到知琳的工作是老師,工作穩定,在廣東生活她比較合適,大松已經逐漸地把自己的生意轉移到廣東這邊來,接下來的三年,計劃在汕頭這邊買房定居,給知琳一個安穩的家。
知琳的爸媽知道這一切後,對大松大為改觀。加上見到大松本人,逐漸認了這個女婿。於是,在今年過年把結婚提上議程。
有人說,異地戀很難,難的不是異地戀,是一起克服困難的勇氣。
異地戀並不難,怕的是你們耐不住寂寞,耐不住等待。只要二個人有足夠的堅守,不放棄這段感情的堅持,保持聯系,經常見面,相互信任,異地戀的結局也會是好的。
到那刻,跨過千山萬水 ,克服千萬種困難,牽著手,彼此對視著,一起傾述著,異地戀雖然很苦,但是只要是你,所有的苦都會變甜的。
雷煥適
共 0 則評論,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