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到劉邦的後宮,很多人想到的,應該就是呂後和戚夫人之爭。
由於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一度對呂後之子劉盈的皇位造成威脅,呂後在當上太後之後,以殘忍的手段殺死了戚夫人母子。
然而,很少有人知道,劉邦的後宮,凡是得到過劉邦寵愛的女人,都沒有好結局。
史記記載:高祖崩,諸禦幸姬戚夫人之屬,呂太後怒,皆幽之,不得出宮。
意思是,劉邦去世之後,呂後把長期壓抑的火氣,都灑在了劉邦寵幸過的妃子身上,把她們全部囚禁起來。
唯有一人例外。
那就是漢文帝劉恒的生母,薄姬。
01、魏豹寵姬,卻被劉邦納入後宮
薄姬的第一個丈夫,並不是劉邦。
她是一個私生女。她的母親魏媼,是秦滅六國之前魏國的宗室女。
秦朝滅亡,六國舊地紛紛起兵反秦,其中,原來魏國的公子魏豹自立為魏王。
魏媼便通過家裏的關系,把女兒薄姬送到了魏豹的宮裏,給魏豹當妃子。
魏媼還告訴了魏豹一件事:術士告訴她,薄姬將來會生下天子。
魏豹信了。
當時的魏豹,正和劉邦一起聯手攻打相遇。他聽了魏媼的話之後,有點飄飄然:難道他才是那個天選之人?
於是,魏豹背叛了劉邦,持中立立場。而後,又和項羽組成了聯盟,一起對付劉邦。
劉邦可不會放過他,很快就攻破了魏軍,殺死了魏豹。
而薄姬,也成了劉邦的俘虜。
一開始,薄姬被安排在織布坊做女工。
有一次,劉邦巡視織布坊,偶然發現薄姬美貌無比,一時心動,把薄姬納進了後宮。
可是接下來,劉邦就把她給拋到了腦後,在一年多的時間裏,一次都沒見過薄姬。
直到有一天,劉邦偶然看到自己的兩個寵妾在笑著聊天。他一時好奇,便問她們在聊些什麼。
兩人邊說,她們曾經和薄姬約定說,不管誰先嫌貴,都不能忘了好朋友。可是如今,她們都得到了劉邦的寵幸,唯有薄姬,連劉邦的面都見不到。
劉邦頓時覺得傷感起來,當即就召見了薄姬,並寵幸了她。
可是,劉邦依然不喜歡薄姬,寵幸過她之後,又一次把她拋到了腦後。
然而,就是這一次寵幸,讓薄姬懷孕了。
這徹底改變了薄姬的命運。
02、生下劉恒,僥幸隨子入代國
薄姬很快就生下了劉邦的第4個兒子,起名叫做劉恒,後來被封為代王。
不過,薄姬依然沒能母憑子貴。劉邦依然很少見她。
對於深宮中的薄姬來說,這是不幸的。然而誰也沒想到,劉邦去世之後,她居然因禍得福。
劉邦去世之後,呂後的兒子劉盈登上皇位,呂後也當上了太後。
早已失寵的呂後,狠狠地報複了劉邦曾經寵幸過的女人。劉邦最愛的戚夫人,被她做成人彘。其他的後妃,也被囚禁起來。
唯有薄姬,平時實在是太不受劉邦待見了,呂後甚至不屑於對付她。
呂後直接就把薄姬打發到劉恒的封地代國去了,眼不見為淨。
代國是相當險惡的地方,緊鄰匈奴。而當時的劉恒,只有9歲。
正常情況下,這可不是一個好去處。但是薄姬能夠留下一條命,還能當上代王的王太後,這在劉邦的後宮裏,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。
03、劉恒撿漏得皇位,薄姬當上皇太後
薄姬帶著兒子劉恒,在代國生活了整整15年。
史書上對他們這段時間的生活,幾乎沒有記載。但是可以想象,他們必然是活得戰戰兢兢。
因為,這些年裏,呂後對劉邦的兒子,大開殺戒。劉邦的8個兒子,有一半都直接或間接死在呂後的手裏。
而幸存下來的,一個是劉邦的長子劉肥,他靠呂後的兒子劉盈舍命相救,加上討好呂後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,逃過一劫。不過他也早早去世。
一個是劉邦的幼子劉長。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親,由呂後撫養長大,所以呂後沒有對他下手。
最後一個,就是薄姬的兒子劉恒了。
由於史料的缺失,我們已經無法知道,劉恒是怎麼在這險惡的環境下活下來的。
但是,他們母子倆艱難地熬到了呂後去世,呂氏被誅殺,呂後立的小皇帝也被廢。
而後,長安傳來一個消息:大臣和宗室們,想立劉邦尚在人世的兒子裏年紀最大的劉恒為新皇帝。
長安的局勢錯綜複雜,遠在代國的薄姬和劉恒無法確定,長安的人是真心想要擁立劉恒,還是想把劉恒騙到長安誅殺。
憂心忡忡的劉恒,在問過大臣們的意見之後,來到了薄姬身邊。
這麼多年來,薄姬一直低調而淡然,陪著他躲過多少來自長安的明槍暗箭。他想聽聽母親的意見。
最終,劉恒決定,派薄姬的弟弟薄昭先去長安,一探虛實。
薄昭很快就傳來了好消息:信矣,毋可疑者。
劉恒依然不敢放松警惕。他把薄姬留在了代國,自己帶著近臣,去了長安。
直到劉恒在長安順利登基,並穩住了局勢,他終於把薄姬接到了長安,尊薄姬為皇太後。
劉恒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,薄姬在當中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一開始,宗室和群臣想立的,並不是劉恒。
他們認為,劉邦的嫡長子劉盈已經去世,他們也不認劉盈的幾個兒子是他親生的。按照嫡長子繼承制,適子死則立適孫的規定,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,應該是劉邦的長孫劉襄。
更何況,劉襄是所有人當中第一個起兵反呂的。要不是他的大軍在外,呂家的人不會這麼快就範。
劉襄的弟弟劉章也在長安的誅殺呂氏行動中立下大功。
論繼承順位,論功勞,劉恒沒有半點優勢。
可是他卻有一個天大的優勢,那就是他的母親薄姬。
大臣們認為,劉襄的舅舅囂張跋扈,若他登基,恐怕他家的外戚會成為第二個呂氏。
而劉恒的母親薄姬素來低調溫婉,看起來不會乾預朝政,也沒有什麼強大的外戚力量。
所以,宗室和功臣們最終決定,立劉恒為新皇帝。
可以說,薄姬成為劉邦後宮的最大贏家,並不完全靠躺贏。她在兒子登基的過程中,起了極大的助力作用。
04、貴為太後,基本不乾政
薄姬當上了太後之後,如大臣們所希望的,幾乎不乾預朝政,
根據史書的記載,她只在以下這3件事上,對劉恒施加了影響。
其一,是讓劉恒立竇漪房為皇後。
劉恒早在代國的時候,就立有原配王後,而王後又為劉恒生下了4個兒子。
竇漪房,則是呂後派到劉恒身邊的家人子,因為受寵,先後為劉恒生下一女二子。
可是,就在劉恒登基之前,劉恒的原配皇後及其4個兒子,都神秘死亡。他們的死因,至今仍是千古之謎。
竇漪房的兒子劉啟,成為了劉恒實際上的長子。
劉恒登基之後,立長子劉啟為皇太子。
薄姬便告訴劉恒,竇漪房是太子之母,母以子貴,她該封為皇後。
於是,出身平民的竇漪房,就這樣在皇太後薄姬的支持之下,母儀天下。
其二,是讓自己的侄孫女成為了劉啟的太子妃。
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,劉啟的太子妃是怎麼定下來的。
但是,太子妃薄氏是薄姬的侄孫女。我們可以推測,這門婚事是薄姬一手促成的。
一方面是親上加親,自己家的女孩知根知底;另一方面,薄姬也希望侄孫女能生下漢朝未來的皇帝。
劉恒登基之後,太子妃薄氏也順利成為了皇後。
然而,薄皇後始終未能為劉啟生下兒子。而劉啟,也有了別的寵妃。
最終,在太皇太後薄姬去世之後,劉啟便立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。不久之後,又廢黜了薄皇後。
薄姬想要她生下下一代皇帝的希望,還是落了空。
其三,是讓劉恒放了周勃。
周勃,是公認的誅殺呂氏第一功臣,同時也是百戰名將。
漢文帝劉恒對他頗為忌憚,在登記不久之後,就把他趕回了封地。而後,又以造反為由,把周勃關進了監獄。
為了保命,周勃拿出自己的財物,獻給了薄姬的弟弟薄昭。薄昭便把周勃下獄的事告訴了薄姬。
在劉恒來拜見薄姬的時候,薄姬抓起頭上的頭巾向劉恒扔去,對他說:周勃以前手握大軍,都沒有造反。如今待在一個小縣裏,哪有造反的道理?
面對薄姬的質問,劉恒趕緊承諾,他會立刻放了周勃。
就這樣,周勃在薄姬的相助之下,保住了性命,平安回了封地,並得以善終。
而這,也是史書記載中,薄姬唯一一次乾政。
05、寫在最後
薄姬當了23年太後之後,漢文帝劉恒去世,漢景帝劉啟登基,薄姬成為太皇太後。
又過了兩年,太皇太後薄姬離開了人世。
她沒有和她的丈夫劉邦合葬,而是葬在了劉恒的霸陵之南。
由於漢朝的陵墓都是在帝後的生前建造的,我們可以認為,不和劉邦合葬,是薄姬自己的選擇。
畢竟,劉邦從來沒有寵愛過她,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,讓她懷上了一個兒子。
縱觀薄姬的一生,她總是非常幸運。
幸運地被劉邦看中,幸運地生下了劉恒,幸運地在呂後手下活了下來,幸運地成為了皇太後。
而這一切,又何嘗不是源於她的低調和謹慎呢?
黃彩英
共 0 則評論,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