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勝是死於車夫莊賈之手的。
古代的車夫,現代的司機,向來都是領導最信任的人之一,想來這個莊賈也不例外,要不然他也未必有機會殺掉陳勝。那麼,陳勝究竟做了什麼導致他信任的人對自己下手呢?
我們還是從他失敗的歷程中來找找原因吧。
一、陳勝的失敗歷程
秦末起義軍的發起及壯大的速度,在世界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。陳勝、吳廣最初不過是一支900人戍邊隊的屯長,轉瞬間便可以拉起一支數萬人的隊伍,跑去攻打蘄縣的縣城。緊接著,又如分子裂變一般,四面八方散開,周邊各縣盡歸陳勝之手,連陳郡的郡治所在地陳縣(今河南淮陽)也被陳勝納入麾下。
緊接著,陳勝又不斷調兵遣將,一方面西入關中,另一方面則四散去略地。與此同時,陳勝也在陳縣立國,稱張楚,取“張大楚國”之意,他自然也成為了那“唯一”的王。
不過,正當陳勝的事業步入巔峰的時候,挫折也接踵而至了。
先是他派出去略地的人,開始陸續稱王,他不再是關東“唯一”的王了;緊接著,西入關中的兩支隊伍,吳廣在滎陽被三川郡守牢牢拖住,遲遲無法破城,周文則在戲水河邊被秦將章邯痛擊,逃出關中,最終被消滅,沒過多久,吳廣死於部將之手,他的這支部隊也在不久後被章邯剿殺了。
章邯的大軍已直指陳縣了。
上柱國房郡蔡賜、陳縣守軍大將張賀先後戰死沙場,陳勝自知已無力守住陳縣,不得不敗逃至下城父(今安徽演唱會陽東南),以避鋒芒。只可惜,落魄的王對手下人來說最有價值的已經不再是指揮能力,而是他的項上人頭了。
最終,陳勝的人頭被他的車夫莊賈用來換個秦軍的官職。
如同後世無數“先驅”一樣,陳勝也為他人做嫁衣了。
二、陳勝為什麼會死於部下之手?
從陳勝的失敗歷程,我們大概可以找到莊賈下手的幾點原因:
1、樹倒猢猻散
很明顯,陳勝的兵敗,是莊賈下手的最根本原因。如果周文順便拿下關中,並將其拱手讓給陳勝,莊賈是不大可能下手的。
2、秦朝的強大
賈誼在《過秦論》中曾說過“天下苦秦久矣”,那麼,既然都受了秦人這麼久的苦,為什麼天下人不反呢?就在於秦王掃六合之氣勢以及秦律執行力之強,所以,一直到陳勝、吳廣吹起反秦號角,天下人才如睡醒一般瞬間響應。
而陳勝的兵敗,也無形中正在給莊賈這樣的人傳達一個信號——強大的秦朝會搞定這一切的。所以,莊賈才敢於下手殺陳勝。
3、陳勝的口號
“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?”喚醒了無數人反秦之心,但無形中也喚醒了他們心中爭權奪利之心。尤其是在陳勝稱王之後,王爵便開始擴散了,不再只是屬於昔日七國貴族所獨有了。武臣、韓廣等人的先後稱王,皆因陳勝稱王而起。
正因為天下群王並立,陳勝軍的凝聚力自然也就漸漸消退了。尤其是同為起義軍領袖的吳廣被部將田臧假借陳勝之命殺死之時,陳勝反而雙手為其奉上了張楚令尹的印綬,這時候,陳勝兵敗被殺實際上已經進入倒計時了。
所以說,即使不是莊賈,陳勝的結局也不會相去甚遠。
莊賈投降秦軍以後,受命駐守陳縣。昔日陳勝的手下呂臣則在新陽(今安徽界首北)重新集結起一支隊伍,重奪陳縣,斬殺了莊賈。
而陳勝死後則被埋葬在了芒碭山。劉邦建漢以後,還專門安置三十戶人家為陳勝守墓,負責供奉祭禮等活動,一直沿續到西漢末年。
鮮花說
陳勝是秦末反秦勢力的先驅,僅僅用了六個月時間,他就經歷了絕大部分人一生都沒有過的起伏,從戍邊的屯長,到四方響應的起義領袖;再從劃地為王,到兵敗身亡。他如流星一般劃過歷史的夜空,卻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歷史印跡。
從陳勝的出兵用人等方面來看,他絕非庸庸碌碌之輩,甚至有不少過人之處。只是,他在陳縣稱王,實在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敗筆,“緩稱王”不僅僅對後世的朱元璋大有裨益,對陳勝來說也是大大有利的。
“王侯將相雖無種“,可又豈是何時何地何人都當得起的呢?
雷煥適
共 0 則評論,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